留学社区

目录

宗教学论文:佛教中所见的共生思想

字典 |

2017-02-13 10:11

|

【 liuxue86.com - 论文范文 】

  佛教中所见的共生思想

  一、拔除“烦恼之矢”

  《经集》(suttanipma)中的“执杖经”一章,有以下的诗句,作为释尊的言教流传下来。请看人们互相争斗,从执杖中产生恐怖,我将按照我的感受来说明这种苦恼(935)。看到人们像浅水池塘里的鱼一样乱蹦乱跳,看到他们互相倾扎,恐怖涌上我的心头(936)。

  释尊在世的印度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很多小国被大国吞并,战乱不断。社会历史呈现出论争不休、纷争不止的情势。事实上,在释尊的晚年,释迦族就被大国情萨罗(Kosala)所征服。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如何才能给世界带来和平与共生——成为释尊出家、成道的原点中的深层体验之一,而这一体验的核心内容可表述为“冲击”和“恐怖”。

  释尊所描述的情景并不限于印度,在人类本身面临着生存危机的21世纪的今天,人们同样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恐惧与紧迫。

  说到“浅水池塘”,确实让我们联想到“资源枯竭的地球”。今天,地球的资源、能源、自然生态环境等,由于人类永无止境的贪欲和利已主义而频临枯竭、受到严重污染,人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也面临崩溃;全球变暖、沙漠化和森林的减少、海洋污染、粮食不足、生物种类的锐减等种种危机充斥着地球。

  不仅如此,与释尊的时代一样,甚或更糟的是不断扩大的贫富分化;国家、民族、部族间的仇恨;以及与宗教、文化间的偏见相伴随的战争、纷争、恐怖主义等。在世界范围内,人们“人们互相争斗”,“相互倾扎”。今天,“杖”演化为了核武器、生物化学武器以及合成炸弹所代表的毁灭性武器,其杀伤力甚至可能导致全人类的灭亡,这不正是“从执杖中产生恐怖”吗?

  今天,如何克服人类、地球生态系共同面临的生存危机,如何构筑一个和平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本文将从探求释尊达到觉悟之路的途径,在思想的层面探索如何实现“人类共生”的理想。

  释尊是禅定修行达到极致而获得觉悟的。禅定是对当下自身由表层意识至深层意识的认识深化。也就是说,是以表层意识为起点的、对“内在的宇宙”的探求。

  随着对自身的认识由表层深入到深层,迄今为止的自身过去的体验显现出来。这种探求深入下去,就超越个人的层面,深入到超个人的领域,即达到与家人和朋友共同的内心世界的层面,进而深入到部族、民族、国家的层面。在这一领域中,部族和民族的深层意识获得融合。更进一步,地球上的人类本身的深层意识获得开发,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获得延续。

  释尊的禅定,就深入到了人类意识的深层,关于其内容,《经集》中有以下的记载:

  世界到处无常,四方动荡不定;我想为自己找个住处,却找不见一处不为(死以及苦恼等)所缠绕之处(937)。

  看到众生互相争斗,我的厌恶产生(938前半句)。

  释尊寻求没有斗争、生死以及疾病苦恼的能够安住的世界,但哪里也找不到这样的和平的世界。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人们相互冲突、争斗和陷入战乱呢?

  这开悟的瞬间,释尊洞察到所有人的内心深层里都被“烦恼之矢”刺中。

  我看见一支难以看见的射进人心的箭(938后半句)。

  被这支箭射中的人四处乱跑,而拔去了这支箭,他就不再奔波,坐定下来(939)。

  世界创价学会池田会长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将这支刺中众人深层意识的“烦恼之矢(一支箭)”解释为“对差异的执著”。

  在释尊的教诲中,有“我看到人心被一支难以看到的箭刺中”。“一支箭”,用一句话来解释,可以说就是“对于差异的执著”。当时的印度处于急剧变动的时期,悲惨的战乱不断。释尊以其富有洞察力的眼光,一定发现了争乱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对部族、国家之间差异的执著。

  “对差异的执著”是对作为烦恼中心我执、“无明”的现代表述。人们执著于表层的“小我”,与“他者”相区别,生起贪、瞋、痴、不信等烦恼。那么,人们究竟为什么会执著于“小我”呢?——佛教认为原因在于“无明”。“无明”即对宇宙实相、支配宇宙本身的根源性的法(dhanna)的无知。

  国际创价学会池田会长,在“一支箭”中发现人的根源性的恶,并认为建设和平共生社会的途径就在于克服根源性的恶。

  不管是“民族”还是“阶级”,需要克服的恶即“一支箭”不在外部,而就首先在我们内部。所以说,只有克服对人的歧视、对差异的执著,是缔造和平和普遍人权的第一要义,也是开展开放性对话的黄金律。

  那么,释尊又如何破除我执和无明,克服了“对于差异的执著”的呢?也就是说释尊是如何拔除“烦恼之矢”的呢?

  释尊的禅定,一步步深入,从人类总体的深层意识出发,突破地球等行星、恒星之生死流转的层面,深入到禅定的最深层,即与宇宙自体——宇宙生命一体化的境地。到此境地,释尊在自身生命的深处,体察到贯穿于宇宙生命的“永恒者”、“根源性的法(dharma)”。在此瞬间,释尊断除了无明,开显了“涅柴”的境界,亦即寻到了“归依之所”。

  对于释尊获得觉悟的瞬间,荒牧典俊有以下的论述:

  佛陀修行禅定,从表层深入到深层,渐渐舍弃“小我”而入定,最终到达彻底舍弃“小我”之时,在当下的每一瞬间都能够发现“永恒生命”的生动的律动,这是一种人生的根本转换。(中略)。当彻底舍弃“小我”、彻底到达“无我”的境地之时,就从过去、未来、现在的自我存在中获得自由,发现完成人生根本性转换之路,获得新生,即在当下的每一个瞬间,生活于“永恒生命”之中。

  荒牧氏将“永恒生命”称为“永恒的共同体真理”。

  觉悟到了宇宙根源法(dharma)——永恒的共同体真理的释尊,遵循这一根源法而生活,到80岁入灭为止,在东印度各地游行,从事救度众生的慈悲行。从这个意义来讲,佛教是以“法”为基础的“智慧的宗教”,同时此“智慧”又进一步显现为“慈悲”。

  释尊在入灭时,留下以下的教导:

  以自己为岛,依靠自己,不要依靠他人。以法为岛,以法为所依处,不以它者为归依处。

  “以自己为岛、以法为岛”,这就是在佛教信徒之间流传下来的佛语。这里所说的“自己”是与“法”一体化的“自己”,而非释尊所否定、所超越的“小我”。亦即成为“自我主宰”的“自己”,是与“法”——宇宙的根源性永恒的生命相融合而显现的“自己”。正是这样的“自己”,才能控制烦恼,打破“小我”的执著,开启涅柴的境界,成就精进不息、救度众生的理想人格。为了区别于需要否定的“小我”,这种真实的“自己”也可以称为“大我”。对于如何确立真实的“自己”,释尊从不同的角度做了开示:

  自己是自身的主人他人如何能成为(自己的)主人?把握好自己的话,就得到难得的自主。”

  在此世,自己才是自身的主人。他人如何成为(自己的)主人?贤者,如果好好把握自己,就能获得光明的智慧。

  打破各种层面的烦恼、彻底否定“小我”就达到“无我”的最高境界。与在此境界显现出来的宇宙生命融为一体,既完成从“自己”到“大我”的根本性转换。从“大我”的根底显现出来的永恒的法为基础的“光明的智慧”——普度众生的“智慧”,即佛教所说的“缘起的智慧”。作为“缘起”的智慧,使全人类、一切众生都相即不离,由此浮现出佛教的理想社会——“共生社会”。

  二、作为缘起的共生

  “共生”思想,作为21世纪的核心理念浮现出来。从20世纪后期开始,尽管经济、金融以及信息、通信领域的全球化进步神速,不,正因为这种全球化,在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的所有层面——从家族到部族、民族、国家、文化、宗教——,再进一步,在人自身的身体与内心之间,憎恶与偏见的“烦恼之矢”变成“分断的能量”,以更加猛烈之势到处肆虐。各种各样的存在失去整体上的和谐,彼此孤立,濒临生存的危机。

  在这样的人类处境中,共生的思想,很快引起人们的共鸣。

  但“共生”的概念,原本为生态学的概念。在今天,这一概念也被用于社会的领域。

  现代“共生”论的核心,是回归相融的“共同体”,不是“同一化”,而是相互自立,尊重与自己不同的、多样的他者,共同造就丰富的关系性。

  那么,从佛教思想的立场来讲,现在这种意义上的“共生”论能否成立呢?

  前田惠学氏曾指出,佛教的共生论的思想基础是“缘起”思想。从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缘起思想是一切佛教的中心思想。缘起思想在佛教各派中分别以业感(惑)缘起论、阿赖耶识缘起论、如来藏缘起论等形式出现,在中国华严宗中是重重无尽的法界缘起论,在真言宗中是六大缘起论。天台宗的诸法实相论(一念三千论)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缘起论。

  那么,从这种“缘起”的基本概念出发,与现代的共生论相对应,能够创造出怎样的共生智慧呢?以下考察“作为缘起的共生论”的特质。

  缘起的共生论应该具备以下的五种特质。

  第一、一切存在都互相依存、相互关连、相互维系。每个人无论在时间的维度还是空间维度上皆与他者相联系,构成整体的和谐。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与他者相隔绝的存在。更何况在全球化的今天,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形成人类的生命,与地球生态系一起,形成整体的律动。谁也没有权利隔绝、破坏整体的和谐。所以说,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必须互相帮助,积极构筑自他和谐的纽带。

  在华严哲学中,用“因陀罗网”比喻来说明“无穷无尽缘起”。

  这一因陀罗网,每一个钮结都有宝珠,这些宝珠相互辉映,每一个闪光的宝珠又折射其它宝珠的光芒,重重无尽。一切现象相互为缘而生起,相资相生。

  这个比喻中的每一个宝珠,都可以说象征一个人、或者象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文化、一种宗教、或者自然界。这个世界,从一个人的层面到社会各个阶段,以及人类、自然界各个层面都相互映照、互相资生,构成整体的和谐、协调发展。

  第二、每一种存在都相互紧密相连,各自发挥多样的个性,享受生命的乐趣,各自都是不可替代的、独特的存在。在这一意义上,所有的存在都是平等的。

  在《法华经》不轻品中出现的不轻菩萨,被认为是释尊在过去世修行的形象。此菩萨的修行,是对一切人,“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并不断礼拜一切人。即使对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他者,或者对自己口出恶言、暴力相害的人,也继续礼拜行。其理由是确信众生皆有“佛性”,都能够发现这一有尊严的生命。

  “佛性”在人的内心之中。是所有善心——非暴力、慈悲、勇气、希望、信、智慧——的源泉,植根于宇宙生命之中。无论什么样的人,虽然有生物学的差异、有社会的差异,但一切都是平等的,都具有上述的善心。虽然其表现的方法和种类因人而异,但善心的显在化莫不彰显人的个性,发挥出人的潜在能力,丰富人的人格。

  所有的人都是富有个性、相互不同、不可替代的存在。正因为各不相同,所以才能够互相学习丰富自己。在不同的人中,开导出善心、善性,学习他人的个性和特性,互相尊敬。

  当时,常不轻菩萨即使在那些为憎恶和偏见所支配、以暴力示人的那些人中,也看出其有“佛性”显现出的善心,从而也尊重他们。佛教缘起的智慧是,即使对于与自己对立的人,也尊重对方的个性、人格,相互尊敬,从生命之内部促使其善心的生发。

  再进一步,不仅是个人,所有的部族、民族、国家、文化、宗教也皆有其特性、个性。例如,即使在充满憎恶与暴力的社会集团中,其内部也可能有善心的光彩、有多样的特性和可能性存在。相互尊敬之心,可以共同触发内心深处的善的可能性。

  第三、从人类开始到所有众生,都为大宇宙的壮大组织——缘起之网所支撑,在其中生活着。

  当今自己的存在,在时间方面,是经过了百数十亿年的物质进化、化学进化、生物进化、又通过据说500万年的人类进化,才成为现在的形态。在空间方面,人为流转不息的大宇宙、地球生态系、以及全世界的人们共同支撑着。从大宇宙所受的恩惠,在《法华经》的药草喻品中通过三草二木的比喻的表达出来。

  这个世界的草木多种多样,有各自的特性和个性。在此,有雨降下,吸收大地的营养,草木生长。吸取天地之精华而繁荣生长。

  日莲以“樱梅桃李”来表示《法华经》这一法理。受到大宇宙慈悲的恩惠,樱作为樱展现其个陛、特质,同样,梅等其他植物也各自展现其特有的多样的特质。

  此外,日莲还以“自体显照”来表示受到大宇宙的恩惠而成长的草木的形态。草木的比喻,涵盖具有多种多样个性的人,也涵盖各种各样的社会集团。一切现象界的存在,皆由大宇宙慈悲的流转来支撑,形成的缘起之网的纽结,演奏着和谐的交响曲。

  当人深刻觉知自身在宇宙的进化中的位置,必然生起对一切支撑自己生存的一切的感谢之情。生发对他者的知恩、报恩之情。佛教所说的恩,最具代表性的是《心地观经》所说的四恩,其中包括“一切众生之恩”。即对支撑自己生存的一切他者的知恩、报恩。对于大宇宙所施恩惠的感谢,具体来讲,就是觉知通过缘起之网支撑自己的一切众生的恩情,并表现出为他人贡献一切的报恩行为。

  第四、依缘起智慧所生发的相互尊敬、感谢、报恩的善心,表现为非暴力、慈悲的活动,惠及他人。慈悲是对他人的痛苦、烦恼的共感、同苦,又指共同为幸福而行动。慈悲的行动,贯穿着非暴力的精神。

  《法句经》暴力之章里,有以下的记载。

  所有的人都害怕暴力。所有的人都恐惧死亡。推己及人,不许杀生,不允许杀生(129)。

  所有的人都恐惧死亡,热爱自己。当推己及人,感受到他人内心也由这一生命事实时,就不可能迫害他人,施暴他人,杀害他人。相反,会由慈悲心而与与他人同苦,共同开拓幸福之道。不仅如此,还会要求他人也放弃暴力,不去杀生。

  就这样,相互成为善的行为,共同渐渐形成巨大的互联网,并开展着。这样的善心的共同扩大,将带来实践的缘起法吧。

  第五、缘起的智慧和慈悲的行为,作为菩萨道不仅带来自我变革,让人走上自我实现、自己完成之路,而且进行这种变革的自己,还会引起他者的变革。由“自己”与“他者”的共生——相互关联——而实现历史的“共创”。

  “自己”的变革,通过实践菩萨道,超越“小我”,确立与宇宙根源的“法”成为一体的“大我”(“自己”),这意味着走向“一生成佛”之道。进而,依靠自己的变革带来“他人”的变革,善心随之扩大,引起人类社会的革新以及自然界的创造变革。“自己”与“他者”之间的相续不断的相互变革,共同创造出新的人类史。此即所谓的“共创”。日莲,关于“自己”与“他者”的相依相关性,有以下的叙述。

  十方是依报。众生是正报。例如,依报好比影子一样,正报好比身体一样。没有身体,就没有影子。如同没有正报,也就没有依报。此正报是以依报来造就其身体的。

  此文依据妙乐湛然(711-782年)的“依正不二论”,以“正报”为“众生”,以“依报”为环境世界。在此文中,“正报”为身体,“依报”为影子。就历史创造而言,作为“正报”的人自身的变革应该成为主体,依此主体,作为“依报”的环境发生变革。佛教就是追求通过菩萨道的人类变革,即缘起的智慧与慈悲的行为,来改变环境世界。

  随着“正报”从一个人扩大到家族、部族、民族、国家、人类,在不同的层面指向“依报”的善心的范围也随之扩展开来。这样,“正报”与“依报”都依宇宙生命而生存着,承受大宇宙的恩惠,从而才有可能演奏出和谐、共生的韵律。

  今日,人类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作为人类总体的“正报”,能否与作为地球生态系的“依报”,在演奏着和谐共生的韵律的同时,开创新的历史?

  依缘起与慈悲的实践创造历史,作为“共创”的共生,不正是佛教思想在当今的意义所在吗?在历史创造的过程中出现的“共生社会”,才正是佛教徒理想的“佛国土”。

  三、实现共生社会的目标——“立正安国论”的启示

  《法华经》的方便品中说,佛于五浊恶世中出世。

  天台智者大师在《法华文句》卷四下,关于五浊的出现次第有以下的叙述:

  烦恼与见为根本。从此二浊生众生。从众生有连持之命。此四经时,谓为劫浊。

  五浊的中心是人心中的“烦恼浊”和“见浊”。依烦恼和恶见(思想浊),人心变浊。由释尊在《经集》所说的作为“烦恼之矢”的无明、我执,以及“执著于差异”的恶见,人的生命被浊化,形成“众生浊”。人的身体与心一起被烦恼所侵袭,失去和谐,分裂崩溃。其结果就是生命力减弱,身心(生命)持续(继续)的时间缩短。即生命力的衰退带来寿命的缩短,此称做“命浊”。

  “众生”是指从人的个体生命乃至向家族、部族、民族、国家、人类延续下去,以各自的阶段的生命共同体所带来的文化,于烦恼和恶见,分裂、混乱、生命力的衰退面向灭亡。人从个人发现烦恼和恶见,浸透到种种共同体,与自然生物链共同造出人类时代的产物,然后又混沌、分裂的状况为“劫浊”的表现。

  在佛教中,佛出现于充满着混沌、分裂、烦恼的现世中——恶世中救度众生。因此,在《法华经》如来寿量品中,久远的佛、即从宇宙根源的法(d}lanna)出现的佛,经常充满五浊烦恼的娑婆世界,为众生教化说法,救度众生。

  如此一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

  将此烦恼和苦恼的“娑婆世界”变革为佛所住的清净国土——“寂光土”。

  日莲为实现《法华经》中所开示的“娑婆世界即寂光土”、“此土即佛国土”的理念,不断地与烦恼和苦恼较量,走向救度众生、变革世界的道路。这种行为是继承了释尊以来的、在现实社会中通过“智慧与慈悲”的实践建设“佛国土”的精神。

  日莲生活的日本,正如经文所说的那样,呈现出充满“五浊”的恶世的情景。日莲所著《立正安国论》就从天地异变和民众被疫病、饥饿所苦的景况说起。

  日莲从慈悲心出发,通过经文探讨佛教思想,认为正是无明、烦恼所导致的思想混乱,才是民众不幸的根源,也才使日本国陷入混乱与迷惘。日莲提出警告,如果不尽早克服这种思想的混乱,还可能发生的始料不及的战争。

  经(仁王经)中说,国土乱时,首先鬼神乱。鬼神乱故万民乱。现在,分析此文,详细考察这个事情,百鬼早已乱,万民多死亡。先难已明,国土乱之后灾,难道还有疑问吗?

  鬼神是指思想的混乱,由无明、烦恼导致民众的思想的根本性混浊。由这些混浊,众人的生命内在的“佛性”之尊严性被隐藏,不能显现慈悲、智慧等善心的状况。从烦恼浊、见浊引起众生浊、命浊,这个时代的社会也呈现出劫浊的状态。

  日莲认为三灾的根源是三毒(贪欲、嗔恚、愚痴):

  三毒炽盛的国土,怎能安稳?(中略)饥渴由大贪而起,厄病由愚痴而起,战争由嗔恚而起。

  大贪是指无止境地扩大的贪欲。掠夺他人之物、满足自身欲求的冲动,引起饥渴。愚痴与无明同义。无明是指违反宇宙根源的规律,隐覆人们的“佛性”,是指由对缘起的无知而生的烦恼。依此无明,带来生命根源力的衰退,身心的平衡被破坏,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这样,就招致传染病等疾病的大流行。还有,嗔恚是指生命内在的攻击性。对他人的憎恶,发展为攻击性,引起纷争、战争。烦恼浊、见浊为三灾的基础。

  在此,日莲认为,要改变“三灾”肆虐的时代状况、根本扭转五浊恶世,就要破除无明和烦恼,宣扬正法。只有正法才能把佛的大生命即与人生命内在的尊贵的“佛性”——宇宙根源的法一体化的生命显现出来。日莲认为,这种正法,就出现在宣说宇宙根源之法的《法华经》中。

  国际创价学会池田会长,曾对“立正安国”的原理做了如下的解说:

  相信《法华经》所说的根本善,确立个人的“内心和平”是“立正”之根本。然后,确立符合根本善的社会,为实现“社会的和平”而努力。

  但在这里,并不需要全社会都统一在法华经的信仰中。重要的是,如何在全社会弘扬“万人皆佛”这一《法华经》的大哲学。

  社会层面的“立正”,即确立“人间尊严”的哲学,“生命尊严”的理念支撑着社会这一原理。

  如同在此所叙述的那样,所谓“立正”就是个人确立打破无明、烦恼的人生,是指“内心和平”的层面。进而,建设一个贯彻由《法华经》的精神导出的“人间尊严”的哲学、以“生命尊严”理念为行动原理的社会,就是“安国”。

  “立正安国”之国是指民众充分享受幸福的社会,是以“民”为根本。因而,这样的社会不局限于一个国家的范围。“立正安国”之”国”意指从民族和国家乃至地球人类所有范围皆悉包括的人类社会。进一步讲,这个地球人类社会是指与自然生态系的一体。“安国”是指“佛国土”,同时也是“宝土”。

  那么贯彻了“人间尊严”、“生命尊严”理念的社会共同体,具体是指怎样的社会呢?其中的形态之一就是理想的共生社会。换言之,即在一切层面的共同体中,都可以看到第三章中所详述的、“共生社会”的五个特征。

  “人间尊严”是指,一切人都像常不轻菩萨所实践的那样,相互平等、互相尊敬。“生命尊严”是指一切人有与宇宙根源的法一体的内在的“佛性”。此“佛性”不限于人,一切众生无不具有。一切生命都具有与宇宙根源的法为一体的“佛性”,依“佛性”而生,故皆有“尊严”。

  这样的理念,通过“缘起的智慧”与“慈悲的实践”而实现时,就表现出“共生社会”的五个特征,简而言之,1.对基于各生命的相依相关的“平等性”之自觉;2.众生多样性、个性的相互“尊敬”;3.对宇宙生命所带来恩惠的感谢和报恩;4.非暴力、慈悲的实践;5.在贯彻了“缘起的智慧”与“慈悲的实践”的社会,每个人都努力自我实现、自我完成,即成就“大我”。然而,个人只靠“自己”,是不能实现“自我”完成之道的。“自己”(正报),必须经常与“他人”(依报),相互扶持,互相帮助,共同变革整个社会。

  如果你祈愿一身的平安,那就要首先祈愿回家的静稳、世界的和平。

  个人的“自我”完成是与社会的创造性变革为一体的。即“个”与“全”是“共创”的关系。自己变革与全社会创造性变革同时进行。换言之,为了实现“自我变革”,就要担负起参与“社会变革”的使命。

  “立正安国”论所表述的“佛国土”、“寂光土”,不就是指充满“共创”、“共生”的活力的共生社会吗。“佛国土”是指,通过“个”与一切共同体层面“共同体”的共生,洋溢着宇宙根源的生命,依靠智慧与慈悲而创造出的充满活力的社会。

  创价学会、国际创价学会(SGI)的奋斗目标,就是继承从释尊到日莲的建设“佛国土”的精神,在21世纪的今天,在全世界实现这一伟大理想。

  论文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 | 论文范文 | 论文致谢 | 论文答辩 | 论文格式 | 论文写作

  想了解更多论文范文网的资讯,请访问: 论文范文

本文来源:https://bylw.liuxue86.com/a/3093691.html
延伸阅读
毕业论文对本科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它一般是指高等院校或者某些专业学科,对大学本科生科学研究的训练,并且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撰写的论文。而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是毕业论文中比较热门题目之一,今天
2018-07-31
营销活动的主题是营销者即企业。企业是交换的主动者和积极的一方,千方百计促成交换。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摘要
2018-05-2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统计思想及统计工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下面是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提供的“统计学毕业论文范文”,感谢阅读,更多有关内容请访问出国留学网论文栏目。统计学毕
2018-05-19
毕业论文是对你所学东西的一个综合表现,这个所学的东西不只是你在上课时候学到的东西,更多的要融入你自己的想法和你自己对某一专业的积累。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整理的“管理经济学课程
2018-05-11
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自定义公文格式与工作表格,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我设计,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整理的“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更多内容请访问出国留学网。计算机专业毕
2018-05-04
中国近代史最早的居士佛教组织佛教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佛教组织,在近代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该组织由居士发起,并且得到孙中山总统的赞同。但是由于该组织在团结佛教界上做的不够,以
2017-02-13
宗教学(英文TheStudyofReligion)以宗教和宗教发展史为研究对象的现代社会科学门类,是哲学的二级学科。宗教学旨在通过对宗教现象、宗教起源、演化、性质、规律、作用的研究
2017-02-13
赞比亚的宗教及其宪法保护探讨赞比亚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宗教活动的历史十分悠久。宗教在其社会进展和民族独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赞比亚不同的宗教之间有着一些冲突或紧张联系;宗教组织和政府
2017-02-13
对话宗教与社会资本论文摘要宗教资本、宗教的社会资本、灵性资本、宗教市场等论述范畴,一时成为中国宗教社会科学探讨领域的热门话题,很多人在不了解这些论述范畴的情况下,直接套用来浅析中国
2017-02-13
国外宗教社会支持的探讨论述论文摘要内容提要:文章首先介绍了宗教社会支持的概念;然后着重阐述了宗教社会支持的内容与测量维度;同时提出了与宗教社会支持相关的影响因素;最后对国外以往探讨
2017-02-13